國之棟梁——定西中學杰出校友趙維仁
趙維仁,男,漢族,中共黨員,研究員,1938年出生,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(qū)小北街人。1954年以全校第一名成績考入定西中學初中部,1960年定西中學畢業(yè),同年考入蘭州大學原子能系核物理專業(yè)(后更名為現(xiàn)代物理系),學制五年。
1965年畢業(yè)后被分配到二機部第九研究院,院址位于青海湖邊海拔3200米四面環(huán)山的金銀灘草原。前往報道后,首先在青海省勞動鍛煉一年,1966年進廠在兩彈元勛鄧稼先、王淦昌的直接指導下,先后從事氫彈攻關(guān)、核爆參數(shù)測量、閃光——1號核爆摸擬設備制造、XXX小型化等課題研究,并長期擔任閃光——1號課題組組長。在趙維仁和眾多科研者的集體努力下,我國于1967年6月17日在羅布泊成功進行第一次氫彈試驗,震驚全世界。
1967年10月,趙維仁參加了國防科委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地下核武器試驗協(xié)調(diào)會,會議由著名科學家王淦昌主持,趙維仁具體參加用閃射體加光電管測量核爆炸初期低能軟X—射線數(shù)據(jù)測試小組,取得顯著成績。1969年9月,在新疆南大山核試驗場的平洞中成功進行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。隨后又參觀了在空爆場地進行的氫彈試驗。1977年,在鄧稼先的帶領(lǐng)下,趙維仁前往新疆核基地參加地面核試驗協(xié)調(diào)會,院長鄧稼先諄諄教誨的形象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,也激勵著他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后來的工作中。
隨著中國航天和核武器的發(fā)展,核爆炸條件下,武器部件航天器的電子器件能否抗輻射,需要在強輻射的條件下進行核爆炸模擬實驗。在王淦昌的主持下,全國有關(guān)單位歷時八年于1983年完成了模擬裝置的研究設計制造,趙維仁負責最終的X——輻射參數(shù)測量系統(tǒng)的確定工作。工作期間所積累的理論成就最終在1982年的核物理會上發(fā)表。該套裝置是當時亞洲最大的一套強脈沖電子加速器,除了九院使用之外也向全國相關(guān)部門開放,具體協(xié)調(diào)接待工作由趙維仁負責,他先后接待了航天部、電子工業(yè)部、基地21所以及院內(nèi)各所試驗隊伍。同時為方便各部門工作順利進行,趙維仁自己編寫了閃光——1號實驗手冊,翻譯了Hrmes——2實驗手冊,在內(nèi)部發(fā)行,很受大家歡迎。
趙維仁的主要著作為閃光一1號實驗手冊及三十萬字的內(nèi)部出版資料。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,部級二等獎三項、部級三等獎一項、部級四等獎一項。榮立集體二等功、個人三等功。
退休后的趙維仁寄情書畫、暢游文字享受著悠閑美好的晚年生活,這種生活是強大的祖國所給予的,更是老一輩革命者畢生心血所換來的。時隔多年,這位在草原、戈壁、川西北的大山深處,把一生貢獻給了國家的兩彈事業(yè)的杰出校友,任念念不忘母校的培育之恩,心心牽掛國家的繁榮富強。
2017年故地重游,老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樣的話:
金銀灘的故事
青海湖水綠如藍,還是那個金銀灘。
山河依舊美如畫,不見淦昌和稼先。
萬人碑下傳佳話,滿懷深情憶當年,
喜看新秀聚巴蜀,再鑄神劍保國安。
(撰稿:陳德文 審核:肖進雄 監(jiān)審:肖進雄)